快乐科研 幸福生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创新工程» 科技创新工程简报» 创新工程简报-2015年第一期

创新工程简报-2015年第一期

作者:

浏览次数:

日期:2015-10-08

 

麻类所制定部署创新工程各级绩效任务

 

2015127日,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所长陈万权与中国农科院院长李家洋签订了《研究所科技创新工程绩效任务书》,麻类所正式成为院科技创新工程第三批试点研究所。

研究所绩效任务书签订之后,我所高度重视创新工程绩效管理工作。不仅新制定出台了《麻类所绩效考核实施意见》、《麻类所科技成果奖励管理办法》、《麻类所青年英才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还在所综合处新设置专人专岗,从事我所创新工程管理和服务工作。

为了进一步做好《创新团队绩效任务书》和《创新岗位年度责任书》编制工作,我所多次召开创新工程组织实施会,按照院科技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针对我所绩效任务书具体内容,向各团队分解任务,提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条件平台、国内外合作、经费使用等方面的绩效任务建议和要求,特别强调当前要突出体制机制创新,鼓励各团队大胆探索创新,并提出了三个一的人才团队建设的具体要求(即每个团队必须聘请一名顾问、选送培养一名年轻人、引进一名院青年英才)、每个团队必须配备一名管理秘书和财务秘书等多项新举措、新做法。邀请中国农科院创新办管理人员来所进行培训讲座,解读《创新工程绩效管理办法》和《创新工程绩效管理实施细则》,加深了团队首席和成员对于科技创新工程绩效管理的认识。为营造学术氛围,每月举办一次青年学术论坛。

经过反复协商和审核,各团队首席专家与团队成员、研究所与创新团队于3~4月份分别完成了《创新岗位年度责任书》和《创新团队绩效任务书》的签署

麻类所科技创新工程各级绩效任务书的正式签订,标志着麻类所进入了以院科技创新工程为统领的新的发展历程。

 

 

麻类所与马来西亚共建红麻实验站

 

2015年2月1日至5日,为了加强国际合作,在亚洲专项的资助下,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一年生麻类作物遗传改良创新团队召开红麻育种培训和合作交流研讨会。对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PM)热带森林产品研究所(INTROP)来访的2名研究人员在海南三亚基地对红麻育种、繁育和栽培等一系列技术进行指导和示范,马方人员通过现场实习,掌握了我国红麻育种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015年2月8日至10日,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热带森林产品研究所所长佩日塔(Paridah)教授一行5人访问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双方就共建红麻育种实验站和开展交流合作等事宜互换进行协商,并草签了共建红麻育种实验站的协议。麻类研究所所长陈万权、李德芳副所长和相关专家参加了合作交流座谈会。

陈万权在交流会上表示非常重视并将全力支持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的合作。黄思齐博士介绍了麻类所的基本情况,特别就红麻在中国种植和环保型产品的研发做了重点介绍。佩日塔介绍了INTROP在热带森林和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主要成绩,讲述了马来西亚在红麻育种、种植、麻产品加工利用情况以及马来西亚红麻发展战略和发展趋势。双方就共建红麻育种实验站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对具体协议草案进行了讨论,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达到基本一致,并草签了双方合作意向,为双方进一步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苎麻剥麻机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苎麻起源于我国,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90%以上。苎麻一般年收3次,收剥作业占整个生产过程中用工量的3/5以上,手工剥麻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操作要求高,机械化收获设备是苎麻原料生产的关键环节。

为解决“剥麻难”的问题,针对大规模生产、小型基地和个体农户等不同用户,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成功研制出横向喂入式、4BM-260型双滚筒、6BM-350型等多种型号苎麻剥麻机。上述机器的剥麻质量均符合苎麻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获国家发明专利1 项、实用新型专利3 项,登记成果1 项,并获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书,进入2014 年湖南农机新产品补贴目录,已在我国主产麻区大量推广应用。

近日,麻类所麻类作物栽培与收获团队龙超海研究员主持完成的“苎麻剥麻机的研制与应用”成果荣获2014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该成果已由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已累计生产和推广苎麻剥麻机3738 台,获得销售收入2251万元,新增利税867万元,上缴税收286万元。分别在湖南省沅江市、南县、张家界市,重庆市涪陵区,江西省宜春市、分宜县等地推广应用,已累计剥麻65.17 万亩,农民使用剥麻机械节约剥麻成本1.93亿元。

 

 

南方饲料作物团队赴湘潭开展技术指导

 

3月20日,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南方饲料作物种质资源与利用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戴求仲研究员、科技管理处处长唐守伟研究员和部分团队成员一行赴湘潭市畜牧水产局就苎麻在畜牧养殖中的应用做讲座交流,并进行技术指导。湘潭市畜牧水产局总畜牧师吴买生、全市畜牧养殖企业负责人等出席了交流会。

湘潭市畜牧水产局负责人就湘潭市的畜牧养殖、饲料产量及现状做了详细的介绍。据悉,湘潭市优质牧草成为了限制当地畜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苎麻茎叶中富含蛋白、脂肪等,是一种优质、高产的植物蛋白饲料,因此希望通过与麻类所合作,指导当地农民种植苎麻作为动物饲料,解决优质牧草短缺的现状,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湘潭市雨湖区的肉牛养殖户宋金辉介绍了苎麻养牛的经验,他去年第一年种植苎麻,刈割三次,亩产5040 kg,而且适口性好,养殖效果很好。

唐守伟重点介绍了苎麻的育苗、栽种、刈割等各个环节,科学种植、合理收割,最大限度地发挥苎麻的饲料优势。同时,他还就苎麻应用于禽类、猪、反刍动物饲养的实际经验做了报告,引起了在座各位养殖户的极大兴趣。养殖户纷纷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仔细地向专家请教、交流。会上,还将苎麻种子免费发给各个畜牧养殖大户,让他们回去按照苎麻育苗流程育苗,而团队将在苎麻育苗到动物饲用整个过程提供技术指导。

 

 

麻类所与湖北院所开展高效绿色农业科技合作

 

为落实中国农科院、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湖北省农业厅、十堰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丹江口库区(十堰)生态农业研究院的框架协议,3月25日,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十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签署三方科技合作协议,将系统开展高效绿色农业生产模式研究。

根据协议,各方将以调结构、转方式为目标,围绕“高效、绿色”这个主题,系统开展高效绿色农业生产模式研究,特别是在植物性饲料、功能性蔬菜、特色水果、中药材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并且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方面加强交流协作。

近年来,根据国际前沿动态、国家重大需求和市场普遍认同,麻类所重新调整学科方向,研究领域向跨行业、多学科全面发展,研究方向也从麻类作物向包括特色蔬菜、饲料作物、经济作物植物保护在内的南方经济作物领域拓展。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以及十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科研工作,并取得较好进展。

麻类所所长陈万权在签约会上强调,签约各方要充分发挥各自在成果、技术、人才以及资源、研发、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将科研协作落到实处,为国家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提质增效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所属类别: 科研动态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